中時電子報  更新日期:2010/08/20 03:10 工商時報【記者于國欽/台北報導】

行政院主計處昨(19)日發布台灣所得分配統計,由於低收入家庭受到這一波金融海嘯衝擊最為嚴重,收入大減,因此98年台灣的五等分位家庭「原始所得」差距擴大至8.22倍的史上新高,經政府投入龐大社福支出及課稅後的「可支配所得」差距雖降為6.34倍,但仍創歷年次高。

主計處昨日發布98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指出,去年受到金融海嘯影響,失業人數驟增,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數88.8萬元,較前一年減少2.9%,為連續兩年的負成長。

主計長石素梅表示,由於低所得家庭在這一波金融海嘯下所受到的衝擊最大,因此使得去年的五等分位所得差距進一步擴大,值得密切注意。所謂五等分位是指把台灣768萬戶家庭,依其所得水準由低至高排序,分為五等分,每一等分有153萬戶,取最高與最低兩組相除,即得出所得差距的倍數。

主計處指出,在課稅、社福支出發放前,最低所得組的家庭每戶「原始所得」為22.2萬元,創下民國81年以來的新低,而最高所得組為182.5萬元,兩者差距為8.22倍,創下史上新高。石素梅表示,雖然這一「原始所得」差距高達8.22倍,但是在政府課稅、並發放老農津貼、社福補助下,這一「可支配所得」五等分位差距縮小至6.34倍,有效縮減了貧富差距。

政府去年的租稅課徵讓五等分位所得差距縮小了0.13倍,而老農津貼、促進就業方案、消費券及工作所得補貼估計發放4,600億元,讓所得差距縮小1.75倍,顯然社福支出所產生的重分配效果較為顯著。

主計處第三局局長蔡鴻坤表示,在全球化之後,國與國的所得差距有逐漸縮小的趨勢,但單一國家內的所得差距卻有趨於擴大的現象,台灣在全球化的影響下,自然會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lay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